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院(基地)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在学总规模达465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大大改善了劳动力素质结构,助力中国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一揽子有力举措,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目前,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复杂形势,压力巨大,但也要看到,每年1000万名左右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这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蓬勃活力,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大底气。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释放高校毕业生人才红利,让广大毕业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需要多管齐下,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协同发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优化人才供给侧,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反映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迟滞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对此,需要倒逼调整办学模式、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教育是创造人才红利的澎湃动力,高校要系统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完善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三类高校的设置标准、培养标准、质量标准,既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又要推进“双高计划”,培养产业人才,服务产业升级。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及时增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将科技前沿知识融入课堂,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严把考试关和毕业关。通过教育变革、体系重塑,让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都拥有真才实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竞争,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动力。
锚定人才需求侧,提升就业岗位供给质量。当前,有些“高学低就”的现象,折射出学历与岗位错配,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就业需求与知识型人才供给不匹配,现有产业结构未释放充足的就业岗位。我国人才呈现“井喷”之势,数量大幅增长,对就业岗位提出了更高要求。把高校毕业生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离不开企业需求侧改革。需要加快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只有创造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专长和智力优势的知识技术型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环境,完善福利保障,让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多起来,才能让高校毕业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完善人才服务站,激发毕业生人才资源活力。释放高校毕业生人才红利,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还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政策、规划、信息等方式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堵点,搭建沟通的桥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人才供需衔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开发新就业渠道,缩小区域城乡行业职业收入差距,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特别是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打造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破除人才流动、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人才红利。(本报评论员)